出道即巅峰?24个关键词盘点和回顾北京冬奥会
来源:郑州晚报     时间:2022-02-23 13:57:20

(郑报全媒体记者 郭韬略)从2月4日到2月20日,这期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故事、太过快乐、太多振奋、太多感动。北京冬奥会闭幕之际,我们用24个关键词盘点和回顾这次盛会。

偶像

体育赛场,尤其是奥运会这样的顶级世界赛场,从来都是一个“造星工场”,是偶像诞生的地方,如果说谷爱凌是北京冬奥会上“第一偶像”的话,应该不会太多人有异议。相比过往的众多体育明星,谷爱凌不仅是一个奥运冠军,还是一个模特,是一个学霸,是一个“全职高中生”,但还不是全部,她的特殊更在于她的普通:篮球、跑步、钢琴、奥数、写作……

圆梦

和谷爱凌这样“一出道即巅峰”的天才少女不同,“四朝元老”徐梦桃所代表的是另一条成功路径,这背后是更多的艰辛与困难,更多的坚忍与坚持。在2月14日进行的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中,徐梦桃以108.61的全场最高分一举夺得金牌。

与徐梦桃同样经历了4届冬奥会,同样一圆金牌梦的还有齐广璞,他在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比赛中技压群雄,摘得金牌,展示出中国在这个项目上强大的整体实力。

遗憾

在中国代表团当中,最令人惋惜的是贾宗洋,他在空中技巧团体赛中出现失误,中国队一度领先的优势因此消失,最终获得一枚银牌,而在个人单项比赛中,他也未能进入决赛;曾经单板滑雪世青赛、世锦赛冠军的蔡雪桐,在冬奥会上却颗粒无收是她心中的痛,而这一次她名列第四,再度无缘领奖台;曾在昌冬奥会上获得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银牌的刘佳宇,则名列第八,未能实现让奖牌变色的愿望……

内卷

媲美男子难度的四周跳,能将技术难度与艺术完美结合,格外精致又稚气未脱的面庞,俄罗斯奥委会女子花样滑冰选手谢尔巴科娃、特鲁索娃、瓦利耶娃,不仅在赛场上硬生生将女子花滑切割成两个世界,而且在网络上人气超高。“千金”“莎莎”“K宝”是中国观众的宠儿。而三人内部的激烈竞争也让人频繁使用那个流行词:内卷。内卷是残酷的,谢尔巴科娃夺冠,亚军特鲁索娃备感委屈而大哭,明显受到禁药风波影响的瓦利耶娃发挥失常名列第四,赛后被教练痛斥。“三娃”崩溃了俩,这场面让人唏嘘不已。

传承

当隋文静、韩聪这对“葱桶组合”以极其微小的优势夺得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的时候,和他们一起庆祝的人当中,即便是戴着口罩,人们也能一眼认出其中的赵宏博。2010年的温哥华,申雪、赵宏博为中国花样滑冰夺得了首枚冬奥会金牌。时隔12年,当年的奥运冠军又带出了一对奥运冠军,师徒之间,用成绩诠释了什么是传承。

传承在优势项目上依然有具体的体现:短道速滑队依然不负“王者之师”的美名,从专任速滑总教练的李琰麾下也走出了奥运冠军,改写了中国男子速滑的历史。

孤独

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备受关注,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备受追捧。他们很多人都是默默无闻,甚至要经历着“孤独”。被称为“雪上马拉松”的越野滑雪,是冬奥会上最难的项目,在此基础场又发展出了冬季两项和北欧两项两个“最卷”的项目,这是对选手体能、耐力、意志的超级考验。在北欧两项的角逐中,中国选手赵嘉文,在越野滑雪比赛中位居48名选手中的第47,稍早的跳台滑雪,他的排名是第46。相比开幕式时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的万众瞩目,赵嘉文参赛过程却少有人关注。但不能忽视的是,参赛本身就是创造了历史。

“最难的项目,最难被看到的突破”,这是中国越野滑雪项目目前最真实的写照,但同时也是中国冰雪军团开始进军基础大项、角逐主战场的代表。

传奇

2月5日的女子速滑3000米决赛,虽然在20名运动员中排名最后,但在完赛的那一瞬间,德国选手克劳迪娅·佩希施泰因就迎来了她的胜利时刻:已经49岁(事实上,距离她的50岁生日不过10多天时间)的她,是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女子冬奥选手,她创下的是8次出战冬奥会的惊人纪录。

金牌是成功,但成功绝不只是金牌。北京冬奥会就见证了这样一段段没有夺金但依然让人崇敬的传奇:对4A比对金牌更有执念的羽生结玄;多次受伤,从ICU走出来依然能登上奥运赛场的麦克莫里斯;征战了5届冬奥会和3届夏奥会的46岁巴西越野滑雪选手雅克利娜·莫朗……他们,让人对体育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
谢幕

有着“U型场地之王”美誉的肖恩·怀特,是赛前最受中国观众关注的选手之一,比赛中的失误令人遗憾,从赛后现场观众和后辈选手的反应看,足见他的“江湖地位”。35岁,对于追求极限的单板滑雪而言,这也是一个“极限”的年龄。

5次冬奥会经历,这个项目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参赛选手,肖恩·怀特告别的时候,留下的仍是一个伟岸的背影。

关键词: 北京冬奥会 关键词盘点